本期内容摘要
湖南历史上曾经设立过5个铁路局。其中,衡阳铁路管理局是曾经管辖过7省铁路的“巨无霸”,下设5个分局。现如今,曾经的“辉煌”都已变成陈列在衡阳铁路博物馆里的一个个老物件了。

衡阳铁路管理局旧址
01株萍铁路局
1898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从江西萍乡到湖南醴陵的萍醴铁路。为此,1899年9月,在江西萍乡成立了萍醴(lǐ)铁路总局。1900年,在萍醴铁路动工后,该局迁到了湖南的醴陵县。5年后,又将萍醴铁路从醴陵延伸到株洲,而萍醴也改称为株萍铁路。1910年,萍醴铁路总局更名为萍株铁路总局。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再将萍株铁路总局改名为株萍铁路管理局。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部分调整全国铁路管理体制。1929年11月份,撤销株萍铁路管理局,将其并入粤汉路湘鄂段铁路局。由此,湖南的第一个铁路局划上了句号。

1905年,株萍铁路建设时,株洲修建的第一个火车站
02 粤汉铁路管理局,后改为粤汉区铁路管理局
抗战后的1938年8月,日军向武汉发动全面武汉,原设在武昌的粤汉铁路管理局迁往湖南衡阳苗圃。因此,衡阳一度成为了粤汉铁路的中心。但是,在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爆发,粤汉铁路局被迫迁往广东坪石避战。1945年1月,又撤到了湖南的汝城县。
到了1946年3月,也就是抗战胜利半年多后,粤汉铁路管理局在衡阳恢复,同年7月,改名为粤汉区铁路管理局。管辖粤汉、广九、广三三条铁路及海南岛的铁路及各路的支线,营业里程长达1430余公里。1949年8月,在湖南和平起义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迁到了广州。衡阳,设立了粤汉铁路管理局北段管理处。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衡阳铁路管理局,接管原粤汉区铁路管理局。

1911年1月8日粤汉铁路长株段首次试车
03湘桂铁路局
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修建了湘桂铁路。1938年9月, 湘桂铁路衡阳至桂林段建成开通。当年10月1日,在衡阳,设立衡桂段铁路管理局,管理该段的铁路。随后,湘桂铁路继续完成了桂林至来宾段线路。为此,1941年1月1日,衡桂段铁路管理局改组为湘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铁路管理局(简称湘桂铁路管理局),管理衡阳西—来宾(后延伸至大湾铁路支线)的铁路运输。湘桂铁路局机关,设立在当年衡阳的五桂岭(原衡阳铁路工程学校现湖南高铁职业技术学院内)。
不过,在1944年6月17日,湘桂铁路管理局因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开始实施西撤,由衡阳迁桂林再迁柳州,后又迁到四川省綦江。此后,湘桂铁路管理局离开了衡阳。
1945年9月,湘桂铁路管理局在柳州恢复。1949年6月1日,改称湘桂黔区铁路管理局。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衡阳铁路管理局,接管该局。

民国卅五年湘桂黔铁路南丹工务段同仁合影
04衡阳铁路管理局
1949年8月23日,新中国在株洲成立了衡阳铁路管理局。下辖衡阳铁路分局、武昌铁路分局、广州铁路分局、柳州铁路分局、南昌铁路分局等5个分局,管辖了当时广东、湖南、广西三省区全部铁路和湖北、江西两省部分铁路,并辐射贵州、海南。10月22日,该局迁至衡阳,当时,衡阳铁路管理局是关内 6个铁路局之一,衡阳铁路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1953年1月,衡阳铁路局撤销,另成立广州、柳州两个铁路局。

衡阳局人工售票箱|图片来源
05长沙铁路局
1958年,铁道部实行“一个省设立一个铁路局管理”的模式,全面调整了全国铁路管理体制,以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于是,根据一省一局的方案,当年的11月1日,管理湖南全省铁路的长沙铁路局应运而生。当时,长沙铁路局总计管辖线路里程为914.9公里,营业里程为890公里。全局下辖车、机、工、电、辆及生活后勤文教卫生等共计89个单位,员工为41000多人。
可惜的是,两年多后,铁道部又恢复了全国铁路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 废除一省一局模式,1961年8月1日,长沙铁路局随之撤销,所辖铁路和单位分别划归广州局、武汉局和南昌局。长沙呢,只设立下属武汉铁路局的一个铁路办事处。1963年4月1日,铁道部撤销了武汉铁路局,长沙办事处则划归了广州铁路局,设立了铁路分局。从此,几十年来,湖南没有再设立过铁路局了。

1986年11月8日,长沙火车站南外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