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参观桂林博物馆新馆,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从西城路步行街坐91路公交大约1小时到达桂林博物馆新馆,这就是巍峨壮观的大门,这里被称之为“一院两馆”,由桂林大剧院、桂林图书馆和桂林博物馆以及文化广场组成。
桂林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米,是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3万余件,以桂林明代出土梅瓶、外宾礼品、明清书画珍品、桂林历史文物、广西少数民族文物等为馆藏特色。
文化广场中心是昂然耸立的朱雀楼,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桂林东北部地区三江侗族村寨极具地域特点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高72.3米。鼓楼整体形似宝塔,在古代是为了方便人们集会议事、外敌入侵鸣鼓警示传递信息而建。一楼为游客中心,二楼为党建中心,第六七层为观景平台。
文化广场东侧有一个侗族风雨桥的建筑,上面写有“春和景明”,背后就是桂林市中央公园的美景。在桂林,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美景,不得不慨叹桂林旅游资源的丰富。
桂林博物馆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有9个展厅,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有“漓水春秋、画里人家、靖江遗韵、友谊桂林、情系桂林、翰墨华章”等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防疫期间需扫健康码后凭身份证免费参观,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不少。
这里是《画里人家》展厅,在桂林博物馆里,除了大名鼎鼎的《靖江遗韵——桂林出土明代梅瓶陈列》外,《画里人家》展厅也十分精彩。桂林自古以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自然风光名闻天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桂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描绘了桂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面貌。一个个节日,一种种习俗,凝聚了民族的美好向往;一段段歌谣,一声声唱腔,寄托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一个个村寨、一座座城镇,见证了地方的发展变迁。
《画里人家》展厅规模较大,进入展厅后,首先要经过一条实景复原街,然后就来到了“五彩霓裳”展区。服装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标志,它甚至昭示了一个民族的存在,成为民族文化中最为绚丽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
南方少数民族均有织造花带的传统,花带依用途不同,而在配色、纹样。尺寸上各具特色。
桂林少数民族的服装大多简单朴素,而南方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的服装则以艳丽的色彩、繁复的制作工艺为主。在桂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族先民一路走来,植桑采棉,织布裁衣,用精巧勤劳的手,编织出一件件斑斓彩衣。
我们南方的云贵等省份同样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在服饰上与桂林存在较大差异。桂林博物馆珍藏了一些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也一起展出。
这是一套侗族女子的盛装。本套服饰为侗族女青年于秋冬时节所穿的盛装服饰,上衣为黑绸缠绣龙抢宝纹无领铜扣衣,搭配缠绣龙纹响铃流苏云肩,黑布百褶裙,前围腰为蓝缎缠绣龙纹围腰,后围腰为缠绣龙纹珠穗围腰,再搭配亮布绑腿,雍容华贵,繁复精美。
这张示意图,将侗族服饰中的云肩、上衣、褶裙、前后围腰和绑腿进行了解析。待续,下文继续讲述桂林博物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