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美食小吃有的时候我们只知道它很美味,吃起来很好吃,但是很多人却是不知道这美食里面蕴藏着很多关于原久以前的历史故事,一方面是传承发扬,还有的就是缅怀其中某些历史人物等等!
今天和大家介绍的这美食小吃是和历史人物有着历史关系的,这就是广西这边的凉粽,也就是全国各地所说的粽子,会做的着实很美味,今让我们一起回味下这历史带来的味道,瞧瞧其中有多少魅力!
美食介绍:
我们今天介绍的凉粽就是周知的灰水粽,再通俗的讲的话就是粽子了,粽子一般在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会包点来吃。
而说到历史,想必大家也不会陌生,这和我们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关,就是屈原,每当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做粽子还有赛龙舟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位人物,一直传承下来这美食就是有着这么一层关系!
不过现在在广西这边的做粽子不单单是端午而已了,同样的我们过年了或者是稍微大点的节日的话我们都会做来吃,但是肠胃消化不好的建议少吃点,因为粽子是由糯米做成的,而且这糯米是不容易消化的,所以这样提议大家!
而且包凉粽是我们南方地区都存在的一种习俗,特别是两广地区。如广西南部地区,比如宁明、崇左、龙州等地,过端午节都要包凉棕,叫做“灰水粽”。
包凉粽一般是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诸如苦楝树等树木的枝叶,在阳光下晒到半干时就堆放到平地里烧,然后把得到的灰放到一个竹制容器里用清水冲滤,最后用过滤得到的棕黄色的水来浸泡准备好的糯米。
经过浸泡后的糯米会在原来的香气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而且这凉粽可久存不变质,古人便于远航远行途中食用。
美食制作:
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分,米粽叶或竹叶洗净备用,把一定比例的食用碱水倒进盛糯米的盆中一起浸泡约一小时后,沥干水,加入食用硼砂搅拌均匀。
比例一般是1斤糯米5克碱,大概是喝汤用的小汤匙小半汤匙。把碱用点温水先化开后和糯米一起加水浸泡一个晚上。泡后的糯米是有点黄色的,沥干水后包粽子。
这时可以包碱水凉粽了.一般一两米可包2-3个凉粽,包好用杆草细绳扎好,放锅里煮一两小时即可,粽子煮好后是有点金黄色的。
吃粽子的时候再沾白糖或黄糖、白糖煮成糖油,淋于去叶的凉粽上,或直接拿凉粽蘸糖油吃凉粽渗着米粽叶或竹叶特有的清香,和着糖油入嘴丝毫没有腻口感觉,很清凉舒爽。
结语:
给大家介绍的小吃就是这样的,想吃想品尝的朋友可以来南方这边尝尝这味道,不过不单单是南方而已了,现全国各地都会这美食的,多少就是配料不一样而已。(喜欢美食的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