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天籁怎么样?连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知道这车就是舒服,用过之后都说被搞得很满足很舒服。为什么这车要做得那么舒服?又为什么这车可以搞得那么舒服?
既然说到一部车舒服,那肯定离不开隔音降噪了,天籁的隔音降噪也一直在B级车中小有名气的。毕竟天籁是作为日系B级车里最有行政商务气质的车了,在这个级别定位的车型里,静音水平也是消费者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很明显天籁也是靠这个吃饭的。那天籁这引以为傲的静音水准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回东风日产没有藏着掖着了,把小编套路到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去听了一天的课。作为一个好奇心十足的小伙子,用了一招《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把天籁静音技术从工程师的嘴里套路出来了...
解释一下NVH
NVH这几个字母估计好多人都听过了,也知道这是跟汽车隔音降噪有关的东西。所谓NVH技术,就是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NVH静音工程的目标主要也是降低噪音和异响。
然后这些噪声、振动什么的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发动机、跑起来的车身振动、胎噪、风噪等等这些传来的。
新天籁的隔音水平在车主心目中是这样的
来参观学习之前,小编就特意去问了几个新天籁的车主对于自己车的隔音效果感觉怎么样。他们是这样说的:隔音效果非常好,发动机声音听不到,下车时总忘熄火;我就是冲着天籁的隔音和舒适性才买的;在行驶时,车内基本上听不到外面嘈杂的声音...咳咳咳,咱们还是别理这帮托了,还是深入浅出,讲讲天籁能那么舒服安静的原因吧!
新天籁车内怠速噪音
不讲套路讲实际
至于东风日产的什么宏伟计划、各种套路等等就不讲了,讲了你也不想听...其实小编当时是听着睡着了,嘿嘿嘿!
物理学得好的都知道,想要提升隔音性能,就是要控制噪声的源头和把传来的噪声阻隔或者吸收掉。而对于汽车来说,噪声源控制主要是针对发动机怠速、加速时振动发出的噪音。为了阻隔振动产生的噪音传递至车身之上,新款天籁的发动机上部支承的连杆采用了树脂材质,相比金属材质能够有效阻隔发动机振动传递至车身之上。其实大家可以想象得到,硬跟软的碰撞肯定比硬跟硬的撞产生的噪声要小得多,振动也没那么激烈。
在传递路径的优化上,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路面噪音振动传到车内,新天籁在车身部分地方增加了加强件。这样就可以提升车体一些部位的刚性,按工程师的说法,加强的结构打造了低灵敏度的车体,意思就是把车体的振动控制得更好了。
风噪当然也跑不掉,而对于风噪更多是讲究空气动力学。
上面这张图是一个声学测试,意思是新天籁的A柱造型和后视镜造型都是经过优化的,比起老款的风噪更小了。图片里面的线条颜色越靠近蓝色,就代表风噪水平更低。
用料上有下本了
能够挡噪音的材料有发动机舱盖上的隔音棉、发动机下护板、发动机舱密封条、前后轮拱处的护板、声学隔音玻璃等;车内更多的就是讲究吸收噪音的了,比如说全新天籁有顶棚吸隔音垫、车身底板吸隔音垫、车门吸隔音垫、防火墙吸隔音垫等。
新天籁的前挡风玻璃可不一般,用的是高端车上面的那种声学隔音玻璃。这种玻璃的振动非常小,这样对阻隔外面的风噪有很大的好处。比起一般车型的前挡风玻璃,在高频区的隔音能力提升了30%~80%,噪音比人家少了10分贝这样子。然后顶棚通过改变材料的排列顺序,地毯通过增重和加厚来增强车内吸音和隔音效果。
这样还不够,新天籁还要在车体的气密性上下重功夫,毕竟声音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就得想办法把缝隙给堵一下,比如说加入了很多发泡材料...当然,完全密封那是不可能的。
通过参观东风日产NVH实验室,然后听了工程师吧啦吧啦一堆下来,小编能听懂的技术大概就这么多了。不过一部车的隔音性有多重要,我想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对于一款B级车来说,这是基本标准啊。几代天籁都在炫耀自己的舒适性和隔音效果,这回终于知道他们的底气来自于哪里了,也让大家知道了这款车是实实在在的花了心思和成本在整车隔音工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