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的航天事业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一大批科学家的支撑下迅速发展。但不可否认,我们与欧美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其实最开始,中国可以说是领先的,而如今我们只能在后面不断的去追赶。
宇宙飞船能飞上天,离不开助推的火箭。可以说,是火箭帮助地球人圆了航天之梦。世界上最早的火箭是谁发明的?他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宋朝名叫冯继升的人。
冯继升是当时兵部的文职小官(令史),他在赵匡胤(宋太祖)当皇帝的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向朝廷献上了自己发明的火箭技术,并当场做了表演。赵匡胤很高兴,奖给他许多衣物和布匹,此即《宋史·兵志》上所记:时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
需要说明的是,火箭的发明应该不是冯继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智慧,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才成熟起来的。到赵恒(宋真宗)当皇帝的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神卫兵器军队长唐福,也向朝廷献上了一种火箭,另有火毯、火蒺藜等作战利器。
有人认为,宋人发明的这种火箭只是一种兵器,不能算是现代火箭的雏形,真正的发明时间应从南宋中叶算起,当时出现了一种烟火,其中被称为地老鼠、走线流星的烟火,制造原理与现代火箭是一样的,都是借助燃烧时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而升天。特别是走线流星,与现代的火箭结构最为接近,在药筒上绑一根芦苇或竹签,作为稳定和定向的装置。
火箭这一名词的出现时间就更早了。早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期,就有了火箭。据《三国志》记载,当年蜀国军师诸葛亮在进攻郝昭统帅的魏军时,用云梯和冲车攻城,郝昭便是使用火箭摧毁了蜀军的云梯。
在航天飞行中,能够载人飞行才标志一国航天技术的先进和成熟。现代载人航天距今只有几十年时间,而早在中国明代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载人飞行试验。
这个航天人名叫万户,也有人称为万虎。现代航天大国美国对万户非常崇拜,他们的专家是这样记述中国古代这位航天人的航天事迹的:约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上述万户飞天的故事,出现在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火箭和喷气发动机》(1945年出版)一书中。此故事在国际航空航天界非常流行,前苏联、德国、英国等火箭专家的著作中,都曾提到其人其事,并视万户为人类利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先驱。
后来,有人据此编写出了万户升天的故事,并给他出了一份简历:木匠出身,曾供职于兵器制造局。但万户到底是人名还是官职,尚值得研究。
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王士倬先生,当年也曾给他的学生、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讲过万虎飞天的故事,但版本与基姆说的不一样,王士倬称万虎飞天事发明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万户是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
万户的飞行可以说是人类利用火箭作动力升天的最早试验活动。前苏联火箭专家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不仅是火箭的发明者,而且也是首先利用固体燃料火箭把人送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遗憾的是,万户的这次试验以失败告终,万户升空不久即摔下丧生。万户也因此成为了古代中国乃至世界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第一人。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的现代科技发展都是跟着西方在走。很多中国人自卑,很多外国人也觉得中国就是一个失败的国家,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失败的民族。然而事实上,我们的历史证明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认输过,中华民族曾今也走在世界的最前面。如今我们落后,但我们精神上不能被打倒。
我们有冯继升,我们有万户,我们有钱学森,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