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张衡。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从未间断过对于天空,对于无穷宇宙的向往和探索。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怀揣着航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的浪漫神话,到万户飞天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从来没有间断过对飞天的想象和勇气。

早在西汉时期,人类最早的翼装飞行就已经在中国出现。此后,各种简易飞行器具相继发明。可以说在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我国的航天事业,就已经开始不断传承。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许多国家已经相继掌握航天技术之后,我国也开始了对于太空的探索。
我国的现代航空事业开始于1956年,在当时一大批爱国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渥的条件,回到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其中就包括钱学森。由钱学森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也正式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序幕。

两年之后,我国开始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计划。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在我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一号火箭承载着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上了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进入到了新的纪元。
中国航空的另一个历史性阶段,就是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成为了中国航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而从神舟五号开始,我国航天技术进入到载人阶段。2003年10月15号,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此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正是我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此前,还没有中国公民进入过外太空。因此,这一次的任务充满了未知。
太空中任何不确定的因素,都可能带来危机。在当年,杨利伟就曾在太空中听到过诡异的敲门声。为何在遥远的太空中,会出现飞船上会出现敲门声呢?这个谜题在17年之后才得以揭开,幸亏杨利伟当年机智。

1995年9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行到实施阶段,航天员的选拔也提上了日程。在经过中央军委的批示之后,航天工程指挥部开始从当时的在役飞行员中进行选拔。作为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杨利伟在医学、生理功能指标以及心理素质检测中成绩优异,成功入选。
经过长达6年艰苦训练,杨利伟从14名航天员中脱颖而出,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并奉命执行神舟五号飞船的载人航天任务。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返回任务的圆满成功,也使得杨利伟成为了我国的航天英雄。但在这背后,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危险。
首先,在火箭发射的过程当中,杨利伟需要承受过载和失重带来的问题。在当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由于加速所造成的反作用力达到了4到4.5个G。但在长期的模拟训练之后,杨利伟已经适应了这些问题。之后,整个飞行任务十分成功,飞船按照预定的计划返回地面。

然而在返回的过程当中,返回舱的隔热层出现了状况,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要知道,在飞船返回的过程当中,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后,高速飞行的返回舱与地球大气发生摩擦,会导致返回舱表面迅速升温。如果隔热层出现大的问题,可能使舱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对航天员造成伤害。
好在当时隔热层并未出现大面积的损坏,杨利伟也安全返回地面。但在返回的过程当中,还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当时杨利伟突然在飞船内听到了几声异响,就像是有人在敲门一样。这让杨利伟感到非常困惑,为何太空中会出现敲门声呢?好在杨利伟经历过严格的训练,在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时迅速地冷静了下来,严格按照地面的指令,迅速返航,可以说非常机智。

那么为何在当时会出现敲门声呢?直到17年之后,科学家们终于做出了解释。原来是因为在巨大的摩擦和大气压力之下,返回舱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轻微的形变,而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有人在敲门一样。
在这样的突发状况之下,杨利伟沉着冷静,规范操作,最终安全返航。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也为之后的载人航天计划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航天英雄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航天也正向着更加遥远的未来迈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