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一加手机经常以不喜热闹的品牌调性示人,所以之前一加旗舰产品的更新都是在旗舰 SoC 早已经大量上市铺货之后的节点。但这次不一样了,一加也想来凑凑这个热闹,趁着高通新一代骁龙 8 移动平台上市,也抢在第一批骁龙 8 新品中提前与各位见面。
独特的外观设计
包装盒的设计,依然是一加一直以来的高规格。尽管职业关系一年到头也能开箱十多款旗舰手机,但是在包装用料上,一加旗舰一直是塔尖的存在。盒子亲肤的外层、讲究的材质、配件上的用心,都是很多同价位手机难以比肩的。


这次也是如此,保护壳同样也采用了同色系的薄款硅胶保护壳,比起很多还是送清水套的手机明显就感受出差别。

在配件上面,一加 10 Pro 率先装配了 SuperVOOC 80W 高功率快充,也是绿厂系第一款搭载这款充电头的手机产品,算是给了面子。不过在一加回归到 OPPO 旗下后,确实很多配件都直接通用了,连 Warp 闪充都不印了,直接用了 SuperVOOC。

比较惊喜的是,这款 80W 的 SuperVOOC 闪充头重量控制也非常好,仅只有 99.3 克,之前的 65W 充电头是 119.2 克,算是在快充头中很轻的存在了。

但这个轻,也是有代价的。这次 80W 闪充,仅支持 SuperVOOC 和 5V2A 的通用充电协议,之前支持的 PD 45W 快充被删掉了,而且在接口方面也从之前的 Type-C 改成了 USB A 口。

关于这个方面,我与他们的产品经理沟通过,他们的回复是之前的 PD 充电有时候触发有问题,对用户的体验不好,所以去掉了;至于回退到 USB A 口,则是说对绝大部分用户来说还是 USB A 口更加有通用性,例如有些数据线只有 USB A 口,那这个充电头就能发挥更大作用。
屏幕方面,估计大家对一加的旗舰产品都不会有什么顾虑。依旧是来自三星的 2K 120Hz 高清屏幕,原生 10bit 色彩和激发最高 1300 尼特的峰值亮度。在 O-Sync 的支持下,部分游戏甚至能够支持 1000Hz 的触控采样率。

重点是,这次一加 10 Pro 搭载了全新的 LTPO 2.0。虽说很多家新品旗舰都写的是 LTPO 2.0 或者第二代,但就目前解决方案来看,一加这次的 LTPO 还是更加成熟一点。

屏幕边框的 R 角设计与金属边框外壳 R 角契合度很高,正面看起来很舒服,R 角比起之前的 一加 9 Pro 还更有进步。

我们手上这款是万物青的配色,后盖玻璃采用了一加全新的 「星芒玻璃」 工艺,在保持 AG 磨砂玻璃不沾指纹的优点之外,还让玻璃后盖带有非常细微的闪光亮点。配合圆润的金属边框,手感依旧优异。

后置摄像头模组的设计,是大家都有比较大争议的地方,它是采用一块黑色的陶瓷后盖板衔接在延伸出来的金属边框后面,「Hasselblad」 的 LOGO 就印在陶瓷盖板侧边的地方,比较低调。


个人来说,第一眼看到这个外观冲击力是比较大的,毕竟之前一加的设计都是比较中规中矩。而这个硕大的摄像头模组设计,确实反差很大。但总体来说还是为一加 10 Pro 增加了极大的辨析度,远远看过去,都能一眼看到是一加的手机。

陶瓷盖板和金属边框之间的缝隙非常紧密,细节处理很规整,做工很一加。很多人担心这个突出来的陶瓷盖板会容易磨花,事实上陶瓷的莫氏硬度要比玻璃更高些,防刮性能更加优秀。

冷静的西装暴徒
作为最新的旗舰产品,一加 10 Pro 理所当然搭载了高通新一代骁龙 8 移动平台,还有 LPDDR5 和 UFS 3.1 这种高速内存组合。
在测试具体表现之前,还是简单跑个分,首先还是大家熟悉的安兔兔。在室温下连接 WiFi,最优跑分成绩为 1010839 分。跑分表现还是比较正常,是新一代骁龙 8 的平均水平。

另外是 GeekBench,单核得分为 1227 分,多核为 3379 分 。其中大核心跑分成绩不错,稍稍比同期骁龙 8 单核成绩要高一些。

最后是 3DMark,Live 跑分为 10014 分,与之前测试的骁龙 8 得分成绩差不多。

在实际体验上,我们还是请出了大家都难啃的 《原神》。在最高画质,60 帧模式下,长时间游玩大概平均帧率在 45 - 50 左右。其实可以看到一加的性能调度还是比较稳重的,没有太过于激进。其实主要是,一加目前打的 「HyperBoost 全链路游戏稳帧技术」 这个功能,从实际游戏的帧数曲线也能看到,整体帧率保持还是非常平稳的,虽然后期帧数有所下降,但没有发生严重卡顿或者掉帧的情况。游戏的全过程,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按照新一代骁龙 8 的性能来说,要保持满帧运行 《原神》 问题不大,但发热和功耗会比较严重。为了能够好好控制发热,一加还是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方案。
因此,一加 10 Pro 拥有了一加史上最大的散热面积,高达 34119mm²。另外一加也把 VC 均热板、铜石墨片、散热硅胶和金属导热框架等等散热材料都堆进去了,如果把它全部拆散开来,占据的面积已经有 A4 纸的 55% 大小。看来要驯服这条猛龙,确实是很不容易。
在游玩十五分钟最高画质 《原神》 之后,通过热成像测温可以看到,手机最热的位置在背面右上角的位置,温度为 41.5℃,而且也能看到整体均热的效果是比较好的,热量没有太过于集中。而且散热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在激烈打斗的时候热量比较明显,但战斗结束之后,边框热量就逐渐降下来了。

其实一加在散热设计上,之前的一加 9RT 就已经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此次继续堆叠散热材料,自然在整体散热上有更稳妥的表现。
不仅是性能和散热方面下了苦工,这次一加 10 Pro 能够在部分游戏下支持最高 1000Hz 的触屏响应,配合 O-Sync 超频响应,应用和屏幕的显示延迟能够大大缩短。就以 《和平精英》 为例,开启 O-Sync 之后确实感觉到屏幕触控更加灵敏,对于操作的体验能够感受到更加跟手。

至于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 这些游戏的具体帧数就不逐一测试了,从简单的体验来说这些游戏都能在高画质或高帧率下运行,毕竟都已经是优化得很好的经典游戏了。而且新一代骁龙 8 的具体性能,各位也是不需要太担心的,这代尤其是 GPU 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配合一加自研的 HyperBoost 全链路游戏稳帧技术,在图形异构、GPA 极限稳帧技术的加入,使得一加 10 Pro 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帧数运行,甚至还成为了 2022 年 《英雄联盟》 职业联赛的官方合作伙伴和 PEL 《和平精英》 职业联赛指定手机,一款产品取得两个官方赛事认证手机确实可不容易。
LTPO 2.0 & 80W SuperVOOC
这个部分重点讨论一下一加的 LTPO 2.0,很多搭载 LTPO 可变刷新率屏幕手机的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场景识别来判断屏幕刷新率,例如看视频、打字时是 60Hz,刷屏幕时是 120Hz、屏幕静止下是 10Hz、玩游戏时是 90、120Hz,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做不同的场景区分。
这种方案还算是有用,但问题就是很多场景的适配需要耗费更多人力,而且随着一些应用操作方式的更新或者一些新应用的诞生,那就需要新一轮的资源适配调节,甚至有很多应用是没办法做到高刷适配的,屏幕还是只能维持 60Hz 或者强制 120Hz 的刷新。在这个情况下,确实是 LTPO 了个寂寞。
而一加的 LTPO 2.0 方案是采用由应用去决定屏幕刷新率的方案,实时根据应用当前的帧率来调控屏幕的刷新率。这种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自适应更多场景,就算以后有新的应用或者在应用上有新的动画或者多屏叠加播放视频等等之类苛刻的场景下,都可以根据应用当前最高画面帧率来进行自适配。

一加为此还专门在显示芯片上定制了刷新率检测功能,可以在开发者选项里面开启测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们体验的版本是专门定制的固件。用户到手之后的版本还没有这个实时检测屏幕帧率的功能,但据一加官方人员表示这个估计后续会推送给用户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实时检测屏幕帧率的功能来看看一加 10 Pro LTPO 2.0 的具体表现,以微博为例:在屏幕滑动的情况下,屏幕刷新率会保持 120Hz 满帧率运行,而在屏幕画面结束之后,就会马上降低到 1Hz 减少屏幕刷新,降低屏幕功耗。而在手指在屏幕滑动的时候,屏幕又会瞬间提升到 120Hz 让用户体验到高刷的顺滑。

在滑动动画即将停止的时候,可能会有帧率波动,一加的工程师表示这是因为屏幕刷新率检测被设定为每隔 200ms 检测一次,屏幕是随时在变得的,如果这个帧率显示检测间隔调得太快,就会直接导致用户看不清楚刷新率显示数值。
如果微博应用界面上有自动播放的视频,那么屏幕则会以当前视频播放帧率来调节刷新率,小窗口播放是 30 帧就会调节为 30Hz。而当视频画面被刷掉后,屏幕内容静止时,屏幕又将会迅速切换到 1Hz 保持省电。
又例如在浏览器中,因为输入框光标动画在不断重复,所以此时画面刷新率为 30Hz。但也能看到屏幕在 30Hz 和 1Hz 中反复横跳,那就是因为在光标重复动画中光标消失的那一秒时长里面屏幕在降低到 1Hz 省电。

也例如在哔哩哔哩应用中,首页瀑布流展示有动画自动播放的时候,屏幕为 30Hz,移动到画面静止时则马上切换到 1Hz。在全屏观看时,选择 1080P 高码率 (60 帧) 时,屏幕刷新率为 60Hz,当我切换为 1080P 高清 (30 帧) 时,屏幕则会匹配到 30Hz,从这里就可以很好地体验到一加 LTPO 2.0 自动适配应用本身帧率的自适应刷新率功能的实际应用。

需要注意的就是这块屏幕在较高亮度下才会在完全静止时降低到 1Hz,在低亮度下为了照顾显示效果还是会限制在 10Hz。但一加这个是几乎能够在全场景下画面静止时降低到 1Hz,相比起大部分手机采用的应用场景手动适配,一加 10 Pro 在屏幕功耗控制方面更有优势。
在这种新方案下,自然这块屏幕能够做到更加省电。想比起大部分 LTPO 使用的场景化细分方案,这种根据应用本身帧数来匹配屏幕刷新率的方案,明显是更合理,也更能够发挥 LTPO 技术本身省电的初衷。
因为这代 LTPO 2.0 屏幕的加入,一加 10 Pro 具体续航表现有更多人表示关心。这里也大概测试了模拟日常使用的情况,当然就是每个人的使用频率和具体操作都未必一样,所以这里的数据只可以用来参考,但也能一定程度反映出续航水平。
连接 WiFi 并使用大概 40% 左右亮度下,在线观看 1080P 60 帧电影一小时耗电为 6%,游玩一小时 《王者荣耀》 耗电为 16%,游玩一小时 《原神》 耗电为 26%,还有一小时的微博浏览耗电为 8%。

在高帧率游戏的情况下,就算有 LTPO 2.0 屏幕的加持,实际耗电情况还是比较明显的,毕竟骁龙 8 + 2K 屏幕。但在一些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高帧数运行的情况,例如看视频或者刷社交媒体时,LTPO 2.0 技术确实让耗电情况要更好一些,当然这部分也有 5000 毫安时大电池的功劳。
这几天体验下来,也能够感受到一加 10 Pro 有更长的待机时间,出门在外对于电池续航焦虑也减轻了一些。
在充电方面,由于此次配备了 SuperVOOC 80W 新款快充头,所以还是专门做一次充电测试。由完全耗电至关机后接入电源,开机电量显示 1% 并开始计时,采用每隔 5 分钟统计充电数据。
充电 5 分钟后电量显示为 20%,充电 15 分钟后电量显示为 57%。大概在充入 80% 之后充电功率开始减缓,从 0% 充至 100% 总时长为 35 分钟。从这里看来,一加 10 Pro 与前代一加 9 Pro 的具体充电时间似乎相差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一加 10 Pro 是采用了 5000 毫安时的大电池。

对于 5000 毫安时大电池来说,35 分钟的总充电时长还是足够快了。特别是在前 60% 电量时,仅需要 15 分钟即可充入,相信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想要快速回血的充电需求。
另外一加 10 Pro 依旧支持 50W 无线闪充,官方数据是 47 分钟能够充满,这里就不继续测试了。
哈苏自然色彩 2.0 和哈苏大师
一加 10 Pro 这一代升级为哈苏自然色彩 2.0,最大的改进就是优化了超广角和长焦镜头的哈苏色彩,让三摄像头的成像色彩得到更高的一致性。
不过这次一加 10 Pro 在影像系统上的升级并不算大,主摄依旧是之前与索尼定制的 IMX789 大底传感器。3.3 倍的光学长焦也依旧是一加 9 Pro 上面的那颗,还是没有做更大底的三倍光学长焦。有改进的就是采用了 150 度的三星 JN1 超级广角摄像头,不过这颗摄像头取消了自动对焦,所以一加 10 Pro 也就缺失了超级微距功能。

这里还是直接看看各摄像头的具体样张表现。首先是主摄像头,它依旧是那种熟悉的一加 × 哈苏的色彩调校风格,较高的对比度、成像风格偏暖、色彩饱满明亮。




而且这次一加也优化了 IMX789 的成像速度,优化了运动物体的快速捕抓能力。确实在拍得好的基础之上,能够拍得快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
虽然 3.3X 长焦没有升级,但总算是有个长焦可以使用。特别是这段时间发布的旗舰手机,基本上也没几个搭载长焦镜头,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因为长焦镜头更好构图,更加容易凸显故事感,个人来说也更加喜欢使用长焦拍照,特别是拍摄风光和建筑,尤为好用。



增加了哈苏自然色彩优化之后,长焦相机也有了更好的色彩表现,配合 OIS 和支持夜景模式,这一代可用性相对也高了一点。

而超广角镜头,日常其实还是使用裁剪和纠正畸变之后的约 120 度广角,如果你想要使用 150 度超级广角就要在功能里面额外开启。以下三张图片应该就可以清楚感受到 150 度超级广角、超广角、广角 (1X) 的拍摄视角差别了。



另外这个超级广角是支持鱼眼模式拍摄,可以拍摄出一些更具有画面冲击力的人像照片。
夜景方面,还是以 IMX789 的样张为主,同样是偏向自然亮度的成像风格,加上哈苏色彩的优化,在夜景下成像画面也有很好的表现。


一加的夜景还是比较有夜晚氛围,暗的地方黑得下去,灯光压制得当,整体来说还是比较自然的。


但目前的系统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触发夜景模式,有时候夜景模式下强制调节画面明暗会比较重手,导致画面看起来比较假,反而看着不如普通模式拍摄的顺眼,这部分还是有不少优化的空间。
为了增加哈苏影像合作的存在感,这次一加 10 Pro 特意新增了三款哈苏大师滤镜:大师童话、大师人像和大师风光。分别针对日常场景、人像场景和风光场景来提升样张的表现力。这些大师滤镜确实让样张变得更加有味道,但对自然颜色都有比较重的改动调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开启。

总结
完整体验下来,这一代的一加旗舰相比之前似乎在性能上没有太过于激进,但在其他的方面却又是一加近年来最激进的一步。

一改了以往规规矩矩的外观设计,大胆地采用了具有强烈辨析度的后盖设计。
不过度依赖硬件本身的性能,而是选择采用自研 HyperBoost 全链路游戏稳帧。
开发 LTPO 2.0 屏幕对软件应用的刷新率自适应,让屏幕功耗进一步降低。
一加有史以来最强的散热系统,优先保证用户的游戏体验。

这些激进的地方,都是一加手机对于用户需求的深层思考。都是旗舰手机,那么大家的性能配置基本都大差不差,倒不如思考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硬件已经高度同化的今天,要保持自己的独特,尤为艰难。
既然决定了与众不同,那么打破以往的一切,才能创建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