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拉松赛事究竟多不多?来,数据说话
马拉松热潮下的冷思考:数字背后的真相与未来走向
跑步狂欢还是虚假繁荣?
当下,中国的马拉松赛事似乎正处于一个狂欢时刻。仅今年10月,全国就将举办55场路跑赛事,其中10月20日和27日分别有20场和19场赛事同期举办。这些数字让不少人惊呼:马拉松太多了吧!
然而,细究数据背后的真相,我们会发现,这种"火爆"现象其实是一种假象。
供需失衡:有钱的捧个钱场
从表面上看,国内大部分赛事的报名数据确实创造了纪录。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火爆主要集中在少数头部赛事中。上海、北京、无锡、厦门、武汉、成都等城市的马拉松赛事,单马拉松项目报名人数就能超过10万,中签率基本都在20%以下。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绝大多数赛事都不需要抽签,全马项目根本报不满。据统计,全马男子的平均完赛次数仅为1.88次,半马更是只有1.47次。换言之,大多数跑者一年跑不到两场比赛。
更令人吃惊的是,截至2023年,全国能够完成全马的人数也不过60万左右。即便算上今年新晋升的跑者,估计最多也就70-80万人。这意味着,即便所有能跑马的人每年都参加两场比赛,全马赛事的总需求也不过150万人次。
而实际情况更加惨淡。2023年认证赛事马拉松的项目规模实际为91.53万,真正完赛人次仅54.46万。
这些数据无不说明,马拉松赛事总体上是远远供大于求的。按照国内赛事的平均规模,200场全马基本就到头了,不能再多了。
那么,为什么还会给人一种马拉松赛事"太多"的错觉呢?答案很简单:头部赛事过于火爆,赛事名额的矛盾才如此凸显。
与国际相比:短板在哪里?
有人说中国的赛事太少,举例美国、日本每年都有几千场马拉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Running USA的最新数据,2023年美国全马加半马的赛事数量是958场,完赛人数是160万,平均每场赛事人数958人。乍一看,似乎远超中国。但仔细比较就会发现,中国赛事的场均规模远大于美国,普遍都规模较大。
真正的差距在于短距离赛事。2023年全美共有2469场5km/10km路跑赛事,总完赛人数315万。而在中国,短距离赛事明显不足。
日本的情况也类似。虽然有报道称日本每年赛事2000多场,但经过考证,真正能跟国内赛事规模相比的城市马拉松,也就是100多场。
由此可见,与国际相比,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并不少,但在短距离赛事上存在较大差距。
全球趋势:新的爆发期来临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后,全球大众跑步类赛事正迎来一个全新的爆发期。根据全球大众赛事报名平台Lets Do This的数据,2024年赛事报名人数首次超过了2019年。
更重要的是,参赛年轻化的趋势逐渐显现,20多岁的年轻跑者比重持续上升。以2025年伦敦马拉松为例,20-29岁的青年人数量增长了105%。
中国也在经历同样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开始参与路跑赛事。年轻化、轻量化、短距离成为全球跑步赛事的长期态势。
未来之路:激发社会办赛活力
面对这种趋势,中国的马拉松赛事该如何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国的赛事过于高大上,保障和物资配置虽然全球领先,但发展模式千篇一律。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大而全",还要有"小而美"。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全马并不适合所有城市。对于很多三线以下城市,没有必要一定要办全马。半马和10km的性价比其实很高。简单在公园里多做一些短距离赛事,可能更能满足大众需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激发社会办赛活力。目前,很多赛事还是政府主导,或多或少带有政绩需求。这导致很多赛事虽然不是高大上,但也有点"低大上",都比较"正经"。相比之下,国外的赛事更像是一个跑步活动,包括很多知名大赛。
只有激发社会办赛活力,短距离赛事才能真正蓬勃发展。这不仅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也能为整个跑步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跑出中国特色
马拉松热潮看似火爆,实则暗藏隐忧。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繁荣迷惑了双眼,而应该冷静思考,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中国的马拉松赛事不需要盲目追求数量,而应该在质量和多样性上下功夫。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跑步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让跑步成为更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国的马拉松事业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多元、更加健康的中国跑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