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雨”作为近年大火的二次元开放世界游戏——《原神》中的人气角色,多有玩家以为其原型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麒麟”,但考之甘雨的整体设定,则知其与儒家圣人孔子极为相符,且“麒麟”本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与孔子关系颇深的,笔者试将该观点论证如下:

甘雨人物图
第一,“甘雨”之名。据《小雅·甫田》“以祈甘雨”,《尔雅·释天》“甘雨时降,万物以嘉”,知“甘雨”出则万物生,此二处史料皆出儒家《十三经》的篇章之中。再观东汉经学家赵岐《孟子》注以为“五百岁圣人一出,天道之常也”,其乃是据《孟子·尽心下》篇为说,孟子以为自尧、舜、禹、皋陶→汤、伊尹→文王、太公望、散宜生→孔子,正符合“五百岁必有圣人出”的历史规律。且在儒家的话语体系中,圣人出则能“拨乱世,反诸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助天行道,使“万物生生”(周敦颐《太极图说》),这与“甘雨”出则万物生的传统认识相符。因此,“甘雨”所指与儒家圣人观念极有关系,而儒家最大的圣人自然是孔子。
第二,“甘雨”在《原神》剧情中的角色定位是很尴尬的,其最开始是岩神摩拉克斯的辅佐,并在幕后守护了璃月港(中国)两千年。而在《原神》对璃月港的设定中,“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岩神也已经隐居于“往生堂”之中。笔者以为,岩神即指中国古代的神授皇权,皇权的时代过去了,皇权实际已经在“往生堂”被送葬了。因此曾经辅佐岩神、为璃月带来辉煌的“甘雨”,实际也就是曾经在幕后辅佐皇权两千余年、为古代中国带来诸多辉煌的儒家圣人孔子。(注:“璃月”当政者“璃月七星”中的刻晴曾质疑岩神摩拉克斯“他干涉一切,他真的什么都懂吗”,代表旧皇权的岩神当然不会是什么都懂的,因为其需要代表儒家圣人孔子的“甘雨”的辅佐)
第三,《原神》游戏中“甘雨”up池也是有隐喻的。如“循循守月”,“守月”自然是“守护璃月”,而“循循”即“遵守沿袭”之意,其暗指孔子所说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意即遵守沿袭周政,且“守月”两千余年的儒家思想本身也是从周政中提炼改造得来的。
第四,“甘雨”up池又有“浮生孰来”之语,“孰来”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记孔子“孰为来哉”,该段讲孔子“西狩获麟”之事。在孔子的认识中,圣人出则麒麟现,但当今无圣人(注: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其曾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见《论语·述而》),因此麒麟是不当来的,孔子为此将其所著《春秋》绝笔于“获麟”,“甘雨”up池“浮生孰来”实际也正是孔子对自己终身不遇明君圣王、不得施展政治抱负的自我嗟叹。
第五,“甘雨”up池“逸俗逡巡”,其在《原神》游戏中指“甘雨”徘徊于山林与人世的抉择困境。这实际暗指孔子感叹“若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之事,当时季桓子的家臣公山弗扰盘踞费城反叛(出身低微的公山弗扰作为家臣反叛宗法贵族,这实际与璃月七星架空岩神类似),其召孔子来费辅佐,但毕竟公山弗扰是叛臣,因此孔子对是否要去辅佐叛臣而与弟子子路争论,这实际也正与甘雨在“山林”与“人世”间的两难抉择类似。

甘雨“命之座”
第六,关于“甘雨”的命之座,“西狩获麟”的解释上文已经提及,“云行”、“饮露”则皆是传说中瑞兽麒麟的习性,“折草”、“履虫”则本当为“不践生草”、“不履生虫”(《周南·麟之趾》孔颖达疏引陆机言),但“甘雨”之所以“折草”、“履虫”,即“杀生”,则亦与孔子的观念是有关系的。因为主张“爱人”的孔子为护道,也有诛杀少正卯之事(见《荀子·宥坐》),这与“甘雨”的人物设定是一致的。
第七,“甘雨”的脖子上有一个铃铛,要知道,麒麟可不是带着铃铛的形象。这个铃铛实际应称为“木铎”,据《周礼·天官·小宰》,“木铎”是周朝时用以宣布王教的铜制的大铃铛,再据《论语·八佾》记仪封人言“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就是乱世中重振王教的“木铎”,甘雨脖子上的铃铛实际也正是此意。
最后,“甘雨”为什么是“弓兵”,在《论语·八佾》记孔子言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孔子是最为推崇周代的“大射礼”的,“射”也是君子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因此,甘雨在《原神》游戏中被设定为弓兵。
至此,“甘雨”即“孔子”说论证完毕,这些也不过是笔者聊以自娱的玩笑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