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人才管理要想做好,首先要解决三大问题:精准的配置、快速的成长、有效的激励。
美国管理协会对全美企业的统计表明,美国企业的人才甄别成功率只有50%。杰克·韦尔奇用了30年的时间,也只能把对人的甄别率从50%提高到80%。
老板在看人的时候,往往很容易掉进情感陷阱。比如在面试的时候,管理者经常凭经验主义、私人情感错把面霸当做优秀人才录用。
人才管理的解决方案:人才标准
1
要跳出选人的情感陷阱
首先在面试前要建立人才标准,第二是在面试的时候用STAR模型来了解具体行为。下面我们来了解如何建立人才标准。
人才标准四宫格有两个维度,一方面是匹配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如果这两个维度都匹配,这个人就是人才,如果都不匹配就是人裁。
2
绝对的人才,也一定绝对稀少
绝对的人才并不多见,相对的人才很多。一个人的岗位能力素质匹配,但是核心价值观可能不太匹配,或者核心价值观匹配,但是岗位能力素质不太匹配。
这个时候是优先选择价值观,还是岗位能力呢?标准答案是优选企业价值观。从短期看,可能会带来损害,但是从长期看,价值观是更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能力特别强,岗位特别重要,但是价值观在底线之下,这种人千万不能用。可以合作,但是不能纳入公司内部,因为一进公司就是一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带来重大损失。
二
华为的人才标准
01
岗位的能力素质
在1997年底,吴建国老师刚刚到华为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当时任正非就把他们招聘团队都叫到一起,问:“假如邓小平到我们公司来面试,你们会不会录用他?”
早期任正非(左2)与同事在日本考察
当时所有人都懵了,这问题很难回答。大家可能一开始是这么想的:“当然要录用了。因为邓小平来了,大家就不用干活了,数钱就行了。”但是,马上又觉得不敢下结论,可能是这么想的:“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首席架构师,任正非是华为发展的首席架构师。如果邓小平来了,他担任什么岗位,他们谁架构谁?所以,也不敢说用还是不用。”
所以,任正非说:
“我不需要你们回答我这个问题。我只希望你们记住一个真理:当你用一个人的时候,先别说这个人强不强,先告诉我是用他来干什么的。”
也就是说,不管是招财务经理、研发工程师、营销经理,还是招市场总监,先搞清楚这个岗位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看应聘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02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常常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对于企业来讲,德可以理解为:是否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娱乐,有的人喜欢饮食,有的人喜欢运动,这可能跟公司不一致,这没关系,但是只要认同公司的最核心的价值观就可以了。
华为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有两条: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以客户为中心如何判断呢?
华为在招聘应届生的时候,往往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利他主义的人。只有利他主义的人才有可能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则很难做到。
以奋斗者为本如何判断呢?
在面试的时候,华为会问应聘者经历过的最极端的挫折、磨难是什么,又是怎么应对这个挫折和磨难的。
03
工具只是辅助手段
光有尺子还不行,尺子有了之后该怎么量,这也是一个难题。所有的人才测评工具都只是辅助手段,只有面试才是核心手段。
华为最早的工卡
在20年前,华为挖到了高露洁中国区的招聘总监。然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解决了三大问题:设计关键岗位的标准、责任、关键能力;每一个岗位设计面试问题库;对公司所有面试资格人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华为经过了两到三年的努力,把人才的识别率从30%提高到了50%。而到现在为止,大部分中国企业的人才识别率还徘徊在30%。
人才标准四宫格有两个维度,一方面是匹配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另一方面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如果这个人两方面都匹配就是人才,如果都不匹配就不必录用。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条件匹配,优先选择价值观。
华为作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岗位能力素质方面,在招聘任何人之前一定是明白岗位任务,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看这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