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自有一套规则 ,顺应规则的人,很容易出人头地,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规则,甚至有些人听都没有听说过。
虽说“强者制定规则,弱者适应规则”,但能制定规则的强者毕竟是少数。在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只能顺应规则。
这就像你想造字,首先就要学会现有的字,当自己影响力足够的时候,造字或许才能被人们广泛知晓,否则你造字大家都不认识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那些被埋没才华的人,并非能力不行,而是在没有成为强者之前,还想着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那样的结局只能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超过自己,而自己只能无奈的抱怨所谓的“不公平”竞争。混不好并非没有原因,尤其是以下四个最常见、最典型的例子。
01.不知深浅,硬与强者为敌
曾听过这样一个调侃,有人问一位打架"高手",说:“你打架这么厉害,你是怎么练成的?”
那位“高手”笑着说:“我只找那些我能打过的……”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社会中,与强者为敌都是不明智的选择,哪怕胜了恐怕也是惨胜,尤其是在职场中,与领导叫板的那些人,最终都没什么好结果。
职场中不乏那些“拿着无知当个性”的人,好像与领导叫板,就能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一样,这种人不被收拾都是奇迹。
有些领导确实没有权力提拔你,但是想坏你的事那简直易如反掌,只要在关键时候给你添点坏话,很可能就让你错失良机。
别说自己能力强,勇者无惧之类的话,领导之所以能走上那个岗位,他存在的价值一定要高于你,哪怕是为了平衡关系,哪怕你最终赢了,又有谁敢放心的重用你?所以,许多人混不好的原因,就是在于在自己不足够强大的时候,就试图与强者为敌,最终结局不难看到。
02.被“先做人后做事”所误导
人们总是在说“先做人后做事”,可现在会做人的太多,会做事的太少。两者之间没有前后之分,更没有轻重之分,两者缺一不可,不分轻重。
傅首尔说过:“能陪领导喝酒的人多,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人少,他更看重后者,你的未来根本就不在那杯酒里。”
当然这不是说做事比做人重要,而是两者都重要。只会做人,不懂做事引起领导关注毫无意义,只懂做事不懂做人,一样会遭到排斥。
一个人只懂做人,哪怕得到机会,也最终会错失良机;一个人只懂做事,不懂做人,机会不会有人拱手奉上。
你以为自己是为公司考虑,但触及了领导的利益一样会被驳回,你以为在为领导考虑,但没能力为领导解决问题,同样不会得到领导的重用。
许多人之所以混不好,就是因为不懂做人与做事同样重要,总以为把人做好,就可以忽略做事的重要性;或者以为自己能力强,就忽略了做人能给自己带来的实际意义。
03.自作聪明,一切都想“算计”
职场是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都不傻,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聪明,别人都在自己算计之中,你以为自己是棋手的时候,没准只是别人手中的棋子。
与人交往时,要么是看对方的背景,要么是看对方的实力,看对方是否有利用价值,总是精于算计,这类人从来不问自己一个严肃的问题:凭什么?
有些人想运作一下,却不知道该找谁,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怪自己没有提前维护关系,于是想尽办法接触一切有“利用”价值的人。
不过这类人往往忽略了,所谓的人脉的真正含义。所谓的人脉,不是多少人能帮助你,而是你能帮助多少人,你是否有价值输出决定了你人脉的牢固程度。能帮助你的人很多,你能帮助的人却很少,凭什么别人会伸出援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在感情的基础上,彼此存在价值交换。仅靠感情维系的关系,并不牢靠,但依靠价值交换的关系,就相对稳固。感情可能因为误会,而价值交换彼此会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也会有所顾忌。
所以说,“算计”是小道,而价值输出才是坦途大道。所谓的算计,不过是自说自话的游戏,成年人的世界,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都会理性地权衡利弊。
04.爱耍“小聪明”最终吃大亏
人们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些人就是太聪明了,结果就是被自己的聪明所害。
前同事就是这类型的人,总是爱耍小聪明。由于销售部门经常应酬喝酒,这位同事总是提前给服务员小费,把酒换成水,这样哪怕喝点,最终自己也不难受。
看似聪明的做法,结果不止一次被客户发现,有一次与领导喝酒时,也被领导发现了,之后所有的接待应酬,领导旁敲侧击的说:“酒品就是人品,弄虚作假不可取……”
他总觉得自己做的隐蔽不会被发现,结果没多久就被调岗了,他表示不解,找领导理论,领导并不明说,回答很简单:工作需要。
不少人混不好就是爱耍“小聪明”,在这个套路过剩时代,人们不愿意再下“笨功夫”,而是想尽办法走捷径,“小聪明”总是会暴露,“笨功夫”总会被发现,试问你是领导会重用怎样的人?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很多混不好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爱耍“小聪明”,结果被发现了,还不自知,最终倒霉了,都不清楚自己是因为太“聪明”,而被排除在外。
行走职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混得风生水起,出人头地,可惜职位就那么多,彼此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竞争。做正确的事,都不一定有机会,更何况还有些人自己给自己“挖坑”,混不好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不要把问题都归结在客观存在的事情上,而是要看自己是否有失误的地方。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